拼音: gān jí
解释:疳疾,指小儿脾胃虚弱,运化失常,以致干枯羸瘦的疾患。临床以羸瘦,头皮光急,毛发焦稀,腮缩鼻干,唇白,睑烂,脊耸体黄,咬甲斗牙,焦渴,嗜异等为特征。古人认为疳由肥甘所致;或说“疳者干也,因脾胃津液干枯而患”;亦有人认为系“虫动则侵蚀成疳”者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小儿脾胃嫩弱,常为不足,易为乳食、湿热等病邪所伤,脾胃伤,津液耗则气血虚衰,诸脏失养,故疳诸证随之发生。其病机主要是,因乳食不节,积滞伤脾,或感染诸虫,久而生热,热灼津伤,因而热、积、虫三者交蒸。
读音:gān
[gān]
〔疳积〕中医指小儿的肠胃病。
读音:jí
[jí]
病,身体不舒适:疾病。目疾。残疾。讳疾忌医。 ◎ 一般的痛苦:疾苦。 ◎ 疼痛:疾首蹙额。 ◎ 恨:疾恶如仇。 ◎ 古同“嫉”,妒忌。 ◎ 弊病,缺点:“寡人有疾”。 ◎ 快,迅速:疾步。疾走。疾进。疾驰。疾足先得。